北京纵横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王慧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文梅 北京报道
【资料图】
王慧是北京纵横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她还是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在法律界专业积淀颇深的她,不仅为世界500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法律服务,也是公益慈善领域的积极践行者。她在由马云、马化腾等数十位企业家共同发起设立的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和长江商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担任法律顾问,同时兼任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监事。2018年末,她出版了个人专著《并非如此—慈善公益法律实务》,业界人士对此书的评价是“干货满满,扎实专业,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公益法务工作指导手册。”
大约四年前,《华夏时报》记者对王慧进行过专访。那次对话,她更多的是追忆与法律职业相关的过往经历,其中不乏感性的故事,通过对法律与公益之交集的分析和梳理,她如此总结自身职业的特点:“律师这个职业,是游走在冷和热之间的”。
时隔四年,《华夏时报》记者与王慧再次相约北京纵横律师事务所,这次采访的主题更偏重探讨企业家与公益。王慧说,近年来企业家群体对公益慈善事业的认知变化和实践热情确实让她有些意外,由此也心生欢喜和祝福。
什么样的经历让王慧对企业家与公益联结的认识产生如此大的变化?在她看来,未来中国公益行业的发展之路,法律又可担当何种角色和使命?
公益成为企业家凸显品牌荣光的重要指标
由于职业关系,王慧对企业家和财富人群有非常多的接触。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企业家们对于做公益这件事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以前企业家对公益的认知很简单——我钱多,那就捐钱捐物做点好事,帮助别人。但最近几年,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进行社会责任披露,各级政府对此也非常重视,这些都对企业形成了现实压力。这时候企业家们就开始思考什么叫‘社会责任’,怎么做公益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王慧说,现在企业家群体对公益的关注度和认知度跟过去已经完全不同,做公益捐赠的同时更关注项目影响力,因为他们意识到公益项目的影响力与其企业品牌是紧密关联度的——公益项目做好了,企业品牌能被更多人认知,且会为企业发展带来正向的推动,相当于一个钢镚的两面。
王慧曾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发过一篇文章,讲一个山西企业家在法国开设艺术画廊且如何通过艺术品连接公益的故事。这位山西企业家经营的艺术画廊非常有名,前来洽谈合作业务的人络绎不绝。企业家很有想法,他公开表示:“任何一个画家想签约我的画廊,必须办一场公益画展,否则免谈。”他曾经请一位知名画家在墙上画了一幅画,然后拆分成了200块砖,卖给200个人,款项所得用于给贫困地区孩子们捐赠一个公益厨房。这位老板说:“卖一块整面的砖是容易的,但自己宁可这么费劲,也要让200个人都能感受到艺术至美的光芒,感受到艺术公益的力量。唯有如此,艺术+公益才会带来长久且持续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2022年,王慧担任某世界500强企业的法律顾问。企业创始人兼老板告诉王慧,近几年他心心念念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他个人的股权全部捐给公益基金会。王慧问他为什么会有这个打算,这位老板回答称,“即便将我的财富悉数留给孩子,他们也未必有能力驾驭好、管理好,万一再不成器,一切都会被毁掉。但捐赠给基金会,只要好好运营和管理,不仅能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建设,还能够充分发挥社会动员的力量,反哺营养给企业,助力企业更为健康有序地发展。”
当下,中国企业家群体对公益的认知正在不断从1.0版本向2.0版本甚至更高水准进阶。如果说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理念和公益慈善观已经在不断更新,一些有过海外学习经历的年轻的企业家二代们,更是跑在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拥抱公益事业的第一赛道。因为多年在海外学习生活,他们对企业发展经营有着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这种思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赚钱盈利,提升企业美誉度和公信力成为他们努力的方向,其中,主动践行社会公益成为企业进阶之路上的必修课。
“这两年,我接触到的企业家或多或少都在问‘我应该怎么做公益?’但因为每个公益项目的发起和运行都不一样,大多数企业家会选择模式相对简单的教育公益捐赠,他们会直接给孩子们做资金资助,助力有需要的孩子完成学业。还有一些企业家希望通过不同公益项目的连接和带动,给予企业正向提升,从而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
王慧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曾有一家专为高净值人群理财的财富机构,找她咨询“怎么帮助客户参与公益事业”,特别希望她能系统性地给客户普及一下公益慈善知识。这家财富机构的负责人不无感慨地告诉王慧:“以前这些客户找我,无非就是移民、理财、医疗,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问的是‘怎么做公益’。”
ESG是企业发展对标的大势所趋
众所周知,ESG是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影响的重要指标。此次采访中,王慧也将ESG列为重要探讨内容。原因是,在近年的工作实践中,许多企业和咨询机构都从不同领域和视角屡屡发问ESG。
当《华夏时报》记者谈及“如何看待ESG和企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及未来路径”时,王慧说:“如今我们把ESG作为一种国家方向和企业战略,很多企业已经踏上了探索之路。但他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方向还不十分明晰。很多企业不知道‘我要做什么、我该怎么做’。没有既定方向,也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拿出一套完善的标准和可行的方法。”
好在一些企业和机构已经颇具前瞻地开始主动学习和钻研这一新兴发展理念。前段时间,王慧帮一家大型铝业公司做短融,双方沟通期间,企业给她发了很多图文,说他们正在学习ESG相关知识,请王慧给些建议。“我说这是对的,因为你们作为金属企业,直接涉及排放和环保,能率先走出这一步,请各路专家阐释和沟通ESG相关问题,要比以后再进入更具主动性和行业引领意义。”
据王慧介绍,长江商学院目前也在倡导与ESG相关的发展规划,还有与此相关的公益项目在推,目的就是让大家逐渐了解ESG,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在王慧印象中,具备ESG发展意识的企业与日俱增,一次开会时,她碰到影视文娱领域知名企业的法律总监,对方跟她聊的主要话题就是“文娱领域如何实现ESG”。
王慧认为,ESG在当下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从另一层面而言,越早占领该领域并打造自己的发展模块,一定比“后知后觉”脚步更坚实,也能走得更远。法律领域其实也是随着ESG体系的建构不断完成和完善,会相继出台相应法律条文。国内一些仲裁机构去年就在开类似的研讨会,就是希望在此方面观察积累,尽快发力。而纵观发达国家,针对ESG的诸多问题,不管是前端立法还是后端诉讼,法律几乎都是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至于这种探索要持续多久、何时才能有基本契合的法律模块诞生,王慧认为“这是一个多方互相咬合的过程。”
“换一个角度看,如果企业这么有热情去尝试或者建构自己的ESG体系模式,会不会也存在法律风险——因为企业并不知道边界在哪里。”《华夏时报》记者问道。
王慧答:“不太会有大的风险。”比如像铝业,企业已经尽其最大努力,所有的生产设备都用最好的,其环境影响量几乎降到了最低,这是企业能做到的。除此之外,企业可能每年还打算拿出5个亿,甚至更多的资金用于给当地建学校,以公益事业回报社会,这算是一个最朴素的平衡想法。
“如果按你所说,企业捐赠5个亿给当地盖学校、修路等固然是公益,可反过来,企业在当地的排污不达标甚至严重超标,你不能因为我给你5个亿,就抬手放过,不处罚我吧?”《华夏时报》记者追问。
“该处罚肯定处罚。但其实,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已经不欢迎这种企业了,因为你极有可能影响人家整体的环保成绩啊,而且当地居民也可能有意见,因为大家的环保意识建立起来了。这个问题涉及诸多层面的互动和牵制,但总的来说一定是往好的方向发展,就高不就低。”
王慧强调,ESG就像一捧花,要想让这束花美好灿烂,不是单独哪一枝花格外出挑,而一定是税务、金融、法律和政府管理等层面通力合作、齐头并进,才能和谐出彩。但ESG涉及如此庞大的项目体系,当下各个行业究竟应该怎么做,目前确实尚无成熟的答案。
公益的网络自律和他律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益发达,公益慈善事业也与时俱进,将一些公益项目同步到网络平台展示,希望能够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支持。与此同时,一些涉嫌虚假公益慈善和涉嫌套钱欺诈等不良现象也随之进入大众视野。这种情况下,一些公益机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中招踩雷”,不仅会严重损害自身公益品牌信誉,还会伤害捐赠人的爱心和信任。站在法律人角度,王慧对此有什么提示和建议呢?
“我昨天刚碰到一个真事:一个千万粉丝的超级大网红,要捐钱给一家公益机构,但这家机构拒绝了。我开玩笑说‘有钱进来还不要?’对方回答说‘担心网红夸大宣传、不实宣传,反倒会引发不好的效果。我们机构的品牌效应更宝贵’。这件事挺让我触动的。”王慧笑言。
王慧觉得,网络平台流量的优势不言而喻,其活跃度和传播力当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助力公益机构发声,提升影响力,善意的扩散也会非常快。反之,如果操作不当,目的不纯,扩散更快的也包括恶意和恶名。所以,如何恰当使用互联网,是每家公益机构都需审慎思考的问题。
其中,她特别强调了“网络公益募捐过程中个人信息的保护。”
王慧说:“我发现公益机构尝到了在网络平台上信息化募款的好处,就是它们会获得越来越多的数据,数据越大,信息储备越丰富。但这里面一定是有法律风险的,因为这些数据涉及个人信息权、隐私权的保护问题,如果做不好,其后果的严重性超乎想象。所以,捐赠人和受赠人的信息,使用过程中要慎之又慎,绝不能超越法律界限。”
记者问,如果个人信息泄密,网络平台是否有责任?如何既能够达到公益慈善的预期目标,又能够最大化地保护用户信息?
王慧回答:“我觉得跟慈善机构合作,应该从一开始就签一个保密协议或者告知书,将所有你觉得需要保密的细节都逐一列清楚,泄密担责也要注明,避免信息真的扩散出去之后,你再着急忙慌地去应对,最后至多是要一个赔礼道歉,真到了这一步,你说咋弄?”
王慧认为,当下国内公益行业人士会犯一种通病,即舆情发生后,抗辩他们所做的都是为了公益,而非用于商业目的,且很多公益机构可能都还停留在这个认知层次:只要做好事就不用想那么多,不必担责,不用追究。
采访最后,王慧和《华夏时报》记者谈起基金会募款趋势的变化。她认为,前些年很多基金会的募款比较舒服,就是通过几个主要发起人的个人资源来获得募款,有时候拉来一笔就好几百万。但这几年再想以这种方式筹款就很难,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基金会开始重视“指尖公益”,即吸引和动员更多普通公众参与募捐,这也意味着基金会必须更加重视项目本身的品质。“你原来可能靠人脉资源,不差钱,钱给你了,干啥就自己看着办。现在是普通公众每人给你10块20块的,他们作为捐赠人的要求很简单:你到底想做什么,你这个公益项目能帮上谁?是不是真的对社会有益?我搞清楚了,才决定要不要给你捐。”
在王慧看来,只要实实在在打造公益项目,坚持不懈地做,项目成熟之后,其募款量一定是可观的,也会逐渐发展为有影响力的公益品牌,这就是精耕细作带来的成果。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基金会将慢慢摆脱浮躁,更加脚踏实地。再就是,越来越多的基金会必须要开始考虑其项目发展的永续性,找到安身立命的源头活水,而不是一味被动地只靠捐赠存活。公益机构要在发展中求变求新,再不变就死定了。
总的来说,公益不应该有特定口号或专属标签,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公益事业的启蒙和普及绝非少数财富人群可以完成,也不是单凭公益组织就能达成的。那么,如何让普通人意识到公益不是别人的事,它同样会影响到我们自己的生活甚至命运?王慧的答案是:“最终还是要影响大众,让公益成为每个人生活的常态。”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标签: